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编号 |
叙述I |
叙述II |
| A |
Ksp(CaCO3) < Ksp(CaSO4) |
用Na2CO3溶液和盐酸除水垢CaSO4 |
| B |
金属钠有还原性 |
用金属钠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 |
| C |
金属活动性铜比铁弱 |
镀铜铁制品表层划损后仍然受到保护 |
| D |
Cl2具有漂白性 |
用氯气制盐酸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
| B.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CO2+H2O=2HClO+CO32- |
| C.浓盐酸和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液浓度减小,其原理完全相同 |
| D.足量Zn与一定量浓硫酸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气体,先后发生两个反应,H2SO4均为氧化剂,但变价元素不同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同主族,A与其它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与D同主族,常温下D的单质为淡黄色固体。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r(B)<r(C)<r(E)
B.元素B、D分别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D>B
C.元素D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E的弱
D.元素B与A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和B与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反应,可能包含了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化学与社会、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与焦炭反应,生成单质硅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粗硅 |
| B.手指不慎被玻璃划伤流血,可向伤口上涂FeCl3溶液,是因为FeCl3溶液可杀菌消毒 |
| C.2014年山东莱芜共出现284天雾霾天气,对煤进行液化和气化等物理变化的处理,可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 |
| D.白酒放置一定时间香味更浓,是因为白酒中乙醇与少量的有机酸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酯 |
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A(g)
B(g)+C (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 t/s |
0 |
2 |
4 |
6 |
8 |
| n(B)/mol |
0 |
0.30 |
0.39 |
0.40 |
0.4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B)="0.15" mol/(L·min)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B)="0.22" mol·L-1,则反应的ΔH < 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A,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减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 A、0.60 mol B和0.6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正)<v(逆)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H+)>c(OH-) |
|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
|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 c(H+)= c(NH3·H2O )+ c(OH-) |
| D.点d所示溶液中:c(SO42-)>c(NH3·H2O )>c(OH-)>c(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