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叙述I |
叙述II |
A |
水玻璃具有黏性 |
盛装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
B |
往氯化钙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 |
CaCO3不溶于水,Ca(HCO3)2可溶于水 |
C |
NH4Cl受热易分解 |
可用加热法除去I2中的NH4Cl |
D |
利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浓的氯化铁溶液 |
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制得胶体 |
要使Al2(SO4)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的试剂是
A.NaOH | B.氨水 | C.Ba(OH)2溶液 | D.盐酸 |
向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加入铝片,立刻有大量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会大量存在的是
A.Na+ | B.NO3- | C.CO32- | D.HCO3- |
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浓硫酸与铜反应 |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
C.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Ca2+ + 2H2O |
B.钠与水的反应 Na + 2H2O == Na+ +2OH- + H2 ↑ |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Cu2+ + Ag |
D.大理石溶于盐酸的反应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
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
B.含有0.1 mol·L-1 Fe2+ 的溶液中:K+、Mg2+、H+、NO3- |
C.室温下,0.1 mol·L-1 H+ 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
D.含有0.1 mol·L-1Ca2+ 的溶液中:Na+、K+、CO3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