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X原子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Z为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与X、Y与Z均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1:2的两种化合物,Y和W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
B.化合物X2W比化合物X2Y稳定 |
C.Y、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
D.原子半径:r(Z)>r(W)>r(Y)>r(X) |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使用催化剂 | B.反应物的性质 | C.温度和压强 | D.反应物的浓度 |
进行如下实验,在A锥形瓶中放入10 g块状CaCO3,在B锥形瓶中放入5 g粉末状的CaCO3,分别加入50 mL 2 mol·L-1盐酸。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 ℃,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 ℃,时完成该反应的10%需54 min;若将温度提高到40 ℃,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
A.2 min | B.3 min | C.6 min | D.9 min |
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逆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 | B.同时减小 | C.v1增大,v2减小 | D.v1减小,v2增大 |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且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B)=3v(A),3v(C)=2v(B),v(C)=2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A+BC B.2A+2B
3C C.3A+B
2C D.A+3B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