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或实验操作 |
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立即通入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 |
出现白色沉淀 |
H2CO3的酸性比H2SiO3的酸性强 |
B |
向某溶液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
C |
![]() |
试管b比试管a中溶液的红色深 |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 |
![]() |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
氧化性:Cl2>Br2>I2 |
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42- |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32- |
C.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
除杂试剂 |
分离方法 |
|
A |
硝酸铜溶液(硝酸银) |
铜粉 |
结晶 |
B |
NaCl溶液(CuCl2) |
NaOH溶液 |
萃取 |
C |
乙醇(水) |
—— |
分液 |
D |
铜粉(铁粉) |
稀盐酸 |
过滤 |
现有久置的氯水、新制的氯水、氯化钠、氢氧化钠四种溶液,可加入一种试剂就能区别它们,则这种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 B.酚酞溶液 | C.紫色石蕊溶液 | D.饱和食盐水 |
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形成“水封”,以减少溴挥发 |
B.用做感光片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
C.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
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一定是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氖气含有原子数为Na |
C.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4NA |
D.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0.5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