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Y可形成双原子和三原子气体单质,Z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为1:1,W的最高正价为+7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 |
| B.X的氢化物稳定性弱于Y的氢化物稳定性 |
| C.四种元素中,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最强 |
| 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所含有化学键类型相同 |
【3分】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氢气产生Mg+2H++2Cl-====MgCl2+H2↑ |
B.氯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Ba2++ ====BaSO4↓ |
|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Na2CO3+2H+====2Na++CO2↑+H2O |
| D.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溶液变浅绿色Fe+Fe3+====2Fe2+ |
【3分】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
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数目④原子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则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 |
【3分】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
| B.溶液中溶质粒子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且通电后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而胶体粒子的运动无规律 |
|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无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时有明显的光带 |
【3分】室温下,有140 g某物质的溶液,第一次蒸发掉10 g水时,溶液中析出2 g溶质;第二次又蒸发掉20 g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 g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方可成为饱和溶液( )
| A.2 g | B.8 g | C.10 g | D.20 g |
【3分】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a+、Cl-、SCN- |
B.在强碱溶液中:Na+、K+、 、![]() |
C.在c(H+)=10-13 mol·L-1的溶液中: 、Al3+、 、![]() |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