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可得到原溶质 |
| B.因Cl2的氧化性强于I2的氧化性,所以置换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不能发生 |
| C.在新制氯水中各微粒浓度的关系为:2c(Cl2)=c(ClO‾)+c(Cl‾)+c(HClO) |
| D.用1L 0.2 mol·L-1NaOH溶液分别吸收0.1molSO2、0.1mol CO2,所得的两种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SO32- )>c(CO32-)>c(HCO3-) >c(HSO3-) |
A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B元素次外层有8个电子,BA2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两种离子,则BA2是()
| A.CaCl2 | B.MgF2 | C.NO2 | D.CO2 |
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 B.具有较高的熔点 |
| C.水溶液能导电 | D.熔融状态能导电 |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强 | B.在化合物中呈+2价 |
| C.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 | D.氢氧化镭呈两性 |
一定温度下将amol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达到如下平衡:PCl5
PCl3+Cl2测得压强为P1,此时向反应器中再通入amolPCl5,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再度达到平衡,测得压强为P2。则P1和P2的关系是()
| A.2P1>P2 | B.2P1=P2 | C.2P1<P2 | D.无法判断 |
右图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
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mol e一,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中Cu棒为阳极;在②中Cu棒为负极 |
|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①<② |
|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一一4e一= 2H2O+O2↑ ②中负极:2H+ + 2e一= H2↑ |
| D.溶液的pH:①不变;②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