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
|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
| C.当通入2 mol 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 |
|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1 L H2SO4溶液中含98 g H2SO4 | B.0.5 L含49 g H2SO4的溶液 |
| C.98 g H2SO4溶于水配成2 L溶液 | D.0.1 L含24.5 g H2SO4的溶液 |
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下列配制1.0mol/L的NaOH溶液的操作不会造成误差的是
| A.称量后转移固体时不小心把少量固体洒到烧杯外 |
| B.干净的容量瓶又用蒸馏水洗涤了一遍 |
| C.转移过程中不小心把几滴溶液滴在外面 |
| D.加水定容时,加水过多,倒出后并恢复到刻度线水平 |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 B.蒸发法 | C.蒸馏法 | D.分液法 |
气体体积的大小,跟下列因素几乎无关的是
| A.分子个数 | B.温度 | C.压强 | D.分子直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