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离子中的若干种: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离子X是H+,离子Y是SO42- |
B.不能确定NO3-是否存在于废水中 |
C.沉淀C是纯净物 |
D.废水中一定存在Fe2+、NH4+,可能存在K+ |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Recycle) |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入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实验测得m(H)∶m(O)>1∶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错误的是()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C.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 D.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美丽的“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游泳馆,其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四氟乙烯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
B.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 |
C.ETF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
D.ETFE是四氟乙烯和乙烯加聚反应的产物 |
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
A |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小试管(密封)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 |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C |
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温度滴有酚酞的热水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D |
将足量氯水分别滴入盛有溴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验证溴元素和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 | B.产生白色沉淀 |
C.产生红褐色沉淀 | D.产生无色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