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科学家尝试使用Cre/loxP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在检测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后,删除转基因烟草细胞内的抗除草剂基因。其技术过程如下 (图中的■代表基因前的启动子),据图回答:

(1) loxP是一种只有34个碱基对构成的小型DNA片段,是有两个13个碱基对反向重复序列和中间间隔的8个碱基对序列共同组成,自身不会表达,插入质粒后也不影响原有基因的表达,其碱基序列如下:

Cre酶能特异性地识别此序列并在箭头处切开loxP,其功能类似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Cre酶改变质粒产生的结果相当于可遗传变异中的________。
(2) 将重组质粒导入到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用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3) 经检测成功后,抗除草剂基因已没有用途,继续留在植物体内可能会造成的安全问题是__  ______。经Cre酶处理后,质粒中的两个loxP序列分别被切开后,可得到如上图右侧的这两个DNA分子。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抗除草剂基因不再表达,之后会在培养过程中消失。
(4) loxP序列是有方向性的。如果经Cre酶处理后,发现抗除草剂基因反向连接在质粒一上,则原来质粒一中这两个loxP序列的方向是________。

A.两个都是正向 B.两个都是反向 C.一个正向一个反向 D.与方向无关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人体内淋巴细胞生成过程及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组成,后者在图中有()。
(2)免疫器官E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免疫应答发生时,常伴随其肿大,E是__________。除了E外,图中所示的免疫器官还有____________。免疫细胞C、D、F、G、H、I中能够分裂增殖的有()。
(3)有关上图所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G和I来源相同,且都能识别抗原
B.细胞D和I的来源相同,都要受到抗原刺激而形成
C.巨噬细胞可吞噬J但不能吞噬K
D.HIV病毒攻击细胞C,但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产生的B与肌细胞受体结合,使受体进入肌细胞并降解。当___ __(传入/传出/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时,肌细胞的反应性降低。

图一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二是某两栖类蝌蚪尾部退化与某酶(X酶)的关系图,图三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图。

(1)细胞各种内膜之间可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图中参与交流的细胞器有(),这种结构交流是完成__________功能的基础。
(2)推测图二中所示的X酶是哪类酶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为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出现的现象,与出现该现象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请用图中的A、B值表述不同蔗糖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洋葱鳞叶内表皮(透明)实验,在蔗糖溶液中滴加2滴红墨水,引流后也如图三,则()呈红色。当图三细胞核染上红色后,质壁分离现象消失,请用实验方法验证此现象是自动复原还是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A、B分别为某假想动物S(2n)雌雄个体的部分基因分布图,C、D、E为异常个体的基因分布图。

假设雌雄个体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连锁;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个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有关染色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见下表。

2号染色体
X染色体
M
m
N
n
L
l
体大
体小
奔跑快
奔跑慢
花斑
棕色

(1)具有A、B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的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且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__。
(2)C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_____分裂;D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_______分裂中,因为_________。
(3)E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E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若只研究常染色体遗传,且不考虑三条染色体移向同极的情况,C个体与正常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 __。
(5)B与D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棕色体小奔跑慢=1:1:1:1
B.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3:3:1:1
C.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1:1:1:1
D.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1:2:1

油菜素内酯(BR)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是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实验表明,BR基因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ZR1是否能作用于启动子有关。当BR浓度低时,BIN2会处于活性状态使BZR1降解失活。当BR浓度高时,会诱导BRI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的活性。

(1)根据图中油菜素内酯(BR)的部分作用机理,可推断其生理作用类似于五种植物激素中的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多选)。
A.BR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只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BR浓度高时,BRI1抑制BIN2的生成,BZR1促进BR调控基因的表达
C.BR浓度低时,BIN2浓度高,BZR1的量减少,抑制BR调控基因的表达
D.当BR基因表达时,BR的合成受抑制;BR基因的表达与BZR1有关。
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图所示。

(3)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____(一致/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____(提前/延迟/相当),说明___________。
(4)生长素(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回答有关脂类的问题。

(1)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来源主要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LDL中主要由___________构成。LDL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除了LDL外,携带胆固醇的还有__________。
(3)脂蛋白微团的膜结构与细胞膜结构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
(4)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可作为某些调节物质B的原料,常见的B如__________。
(5)图中A是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关于胆固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A、B为促进,过程C为抑制
B.过程A、B为抑制,过程C为促进
C.过程A为促进,过程B、 C为抑制
D.过程B为促进,过程A、 C为抑制
(7)下列关于血脂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人体内甘油三酯的携带者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
B.甘油、脂肪酸经血液循环可送至肝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C.甘油、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运送到血液
D.高密度脂蛋白携带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