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实业救国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民族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
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结合起来。第一等级的公民人数少,社会地位高,他们交税最多,尽的军事义务也最多,所获政治权利也就最大。这样()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B.有利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C.体现了“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原则 |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迅速扩张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
C.户籍制度不合理 | D.移民制度的僵化 |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时钟变慢 |
B.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上的尺子变长 |
C.时间是绝对独立于空间的不断流逝着的长流 |
D.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 |
为下图这张合影所配的最合适的“解说词”是()
A.学有所成的中国首批留学生 |
B.中外合作共修铁路的见证者 |
C.世界最先进的铁路的设计者 |
D.中国铁路自主建设的拓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