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
A.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
B.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
D.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
A.洋文学科的增设 | B.顽固势力的反对 |
C.社会观念的落后 | D.大家子弟的谨慎 |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类别 |
篇数 |
比例 |
列强在中国 |
215 |
47.4% |
经济/财政/商务 |
87 |
19.2% |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
19 |
4.2% |
A.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
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