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民主德国(东德)加入‘经互会’,除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苏联而外,在经济现代化发展方面还是取得某种‘双赢’的结果:资源匮乏的民主德国,能以少量的资金获得发展经济所迫切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其中绝大部分原料和能源来自苏联”。这表明( )
A.“经互会”是区域经济集团 |
B.“经互会”阻碍了民主德国的经济现代化 |
C.民主德国与“经互会”经济一体化 |
D.“经互会”成员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经济互助 |
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
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 |
B.发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 |
C.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 |
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 |
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 B.君主专制的加强 |
C.地方实权的扩大 |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 |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内阁
A.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权 | B.加强对议会工作的控制 |
C.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 | D.对下院的控制大为削弱 |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这一构想
①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60年前召开的这次“会议树立了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否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 B.“求同存异” |
C.“不结盟” | D.“一边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