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市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
91(全国)
614.8
2.3
94%
秦 汉
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 唐
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材料二 据史载,明清时期,在我国南方各地农村土地租赁中出现了永佃的现象,如浙江临海县,“地方乡例,租人田种,原有佃价与田主的,佃户无钱,把佃田转佃别人,不拘年月,原许原佃赎回耕种的,若田主把田卖与别人,仍旧是旧佃户耕种还租,叫做卖田不卖佃。”永佃契中一般都有“其田租如不欠租,听其永远耕作”“自安之后,务要用力耕作,不得抛荒丘角,亦不得欠少租粒,听佃永远耕种,黄家(指业主)不得另召”等内容。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永佃制的主要内容。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永佃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试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的两次侵华战争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及影响,我们今天的青年学生应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解放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同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进行的最后决战,终于赢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革命胜利的原因除战场上的直接较量以外,还包括战场之外的很多因素。请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原因进行综合论述。

近代中国面临政治上争取民族独立、经济上争取国家富强的两大任务。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既然是因贫困落后才引来外敌,失去独立,那么只要致力于经济建设,使国家富强,“西人即可敛手”,外敌自退,政治上独立地位也就自然恢复了。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经济富强,进行了哪些斗争?
  (2)联系我国国情,说明我国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经济政策。

邓小平同志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材料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三: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材料四: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需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使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请回答:
(1)结合以上材料所提出的观点归纳毛泽东思想形成、完善的曲折历程。
(2)通过以上材料,你对毛泽东思想有何重要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