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民国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共和立国,有志之士,群起相效仿”,“集合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革命派力量壮大 B.出于对议会政治的渴望
C.法制法规的健全 D.民族资本主义长足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

丞相个人贪权揽政

B.

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

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A.

强调顺承前制

B.

反对改制创新

C.

意在削弱藩镇

D.

丧失决策大权

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钟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

A.

书法实用性加强

B.

书法流派的统一

C.

竹简木牍的应用

D.

纸张使用的推广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

推行仁政

B.

以法治国

C.

规范行为

D.

监督民众

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

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

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

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

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