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所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

A.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B.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C.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使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到了土地。以下对土地改革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C.彻底改变小农生产方式 D.制约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当年为民国35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C.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历史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在《卖布谬》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该诗反映了()
①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②作者提倡使用国货
③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艰难④作者反对机器生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人口迁移是一种历史现象。中国古代人口迁移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人口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下列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现象,促进了中国境内新的民族形成的是()

A.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由北方草原迁入黄河流域
B.秦始皇迁移50万中原人到越族杂居
C.黄河流域人口迁移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
D.唐朝至元朝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