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人、服装商和所有对这个国家主要制造商心存希望的人:
……羊毛粗疏机的使用扩大到利兹西南部约17英里的范围内,数量不小于170台。……4个工人在每台机器上工作12小时,夜以继日,即可取代8名工人工作一整天;因此,保守估计,每使用1台羊毛粗疏机,就有12名工人下岗;可以假设的是,其他厂区的所有机器数量,几乎等于西南部机器的数量,整整4000名工人因此而不得不另谋生计,如果未得到及时救助,则必须前往教区求助。只要每一个失业家庭有1个男孩做学徒,那么8000名工人将无法维持生计。
因此我们希望,人情可以促使那些有权的人去阻止使用这些机器,并尽己所能劝阻对人类非常不利的趋势。
但是这并非事情的全部,布匹所遭受的损害如此巨大,本应正面起绒,却没有起绒,而是羊毛脱落,最终布匹变得很薄。
此类弊端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希望明智的人类,即那些不因利益而报以偏见的人们,一定得看到这一糟糕透顶的趋势,其结果必是人口减少,届时贸易低迷,而地产利益不会让你满足,取而代之的是最后消失殆尽。…… 由约瑟夫·合浦华斯,托马斯·罗布雷等代表成千上万的工人共同签署。
——《工人请愿书(1786)》,摘编自《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晚期英国的主要社会问题。(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工人请愿书》。(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标准。
(3)董仲舒的上述思想主张实施后,对“孔子之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
(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三)废除资本私有制……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共和国。
——《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请回答:
(1)材料一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有何不足?
(2)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二的内容是否表示中共放弃了“一大”制定的纲领?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摘自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上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 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与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请回答: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相矛盾?为什么?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
(3)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此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请说明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