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 ……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 ……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 《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5 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10 分)
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观点提出质能转换理论后,曾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研制原子弹,以便在二战中尽快战胜法西斯国家。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畸投下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但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同样令全世界震惊。爱因斯坦为此非常懊悔。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应如何对待科学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问题:
(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恩格斯在《1845和1885年的英国》一文中指出:“英国享有了将近一百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扼要说明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2)英国工业的垄断地位为什么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无上;而人生来有罪,卑微渺小,无足轻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和教会,才能求得来世“天国”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场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但丁说,就人所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
材料二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飘渺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
——上述材料均据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回答: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观点,并说明其对立的背景和性质。
服饰不仅能遮体御寒,也是表明整个社会进步的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法律一般都对各阶级和各阶层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不允许下层人民越级穿上层等级的服饰,甚至连马的装饰也有贵贱之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的装饰和象征作用远远超过其御寒遮体的功能作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审美观对服饰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上流社会的华贵服饰深受宫廷的影响:扑粉的假发,用料考究,做工精美和缀有华而不实的装饰的服装代表了一个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服装的装饰作用越来越同其功效能作用相结合,过分的装饰显然不利于他们的工作,所以从19世纪开始,男子的服装变得十分简洁:典型的男装是西装外套和马甲,黑色.灰色或深蓝色的裤子,穿浅色的衬衣,系深色领带或领结。
材料四:右面是欧洲一普通平民: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服饰上的什么样的变化?这些现象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3)观察材料四的图片是属于什么时期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