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 ……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 ……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有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者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 《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霍布斯的主要观点。( 5 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 10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的确,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卷
材料二皇帝(拿破仑)正是在与他(普拉特神父)会见时说了那句著名的话:“从伟大到荒谬只差一步,让后代去评论吧。”
——(苏联)叶·维·塔尔列著《拿破仑传》
(1)材料一中“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为“现代国家”所作的努力。
(2)材料二中拿破仑说“从伟大到荒谬只差一步,让后代去评论”,我们评论历史人物时应遵循的方法有哪些?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亲爱的英缅印各邦人士暨侨胞:
中国艰苦奋斗,五年于兹,其目的在于粉碎暴日侵略迷梦,期谋世界和平;当此敌寇回光返照之日,又将魔手伸入南太平洋各友邦之领土,企图危害缅印安全。此次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全在协助友邦。消灭民主国家公敌──日本强盗,争取人类正义,世界和平。今在入缅之初,谨以数端,敬告我友邦人士及侨胞父老兄弟姐妹:
一、中国军队入缅的目的,全在协助友邦,伸张正义,维护人道,争取其它国家最后胜利,建立世界和平。
二、中国军队的胜利,与世界和平及缅印全部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至为攸关,望我英缅印军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中国远征军第一长官司令部文告》(1942年3月12日)
材料二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
(1)两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关系并简要阐述。
(2)由材料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宪法确立了以“”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并同时建立了另外两项重要而独特的宪政原则:联邦政府内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权。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共同体现了启蒙运动时期的哪些民主思想?
(2)以上两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令民为什伍(五家为保,十家相连),而相收司连坐(收司谓相纠发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行至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善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的改革内容。
(2)根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材料二民国建立后,……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孙中山曾被看作“疯子”的主要原因。这说明什么问题?
(2)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
(3)如果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我们可以使用哪则材料来证明?说明理由。
(4)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在当时的主要表现。把材料三引入历史研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