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据此回答下题:李克强总理强调重视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是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B.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民性质 |
C.我国政府的职责、宗旨所在 |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这说明我国的民主具有( )
A.平等性 | B.真实性 | C.广泛性 | D.全面性 |
近年来食(药)品安全、生产安全事故频发,这主要说明 ( )
A.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
B.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
C.市场经济与诚实守信原则是相互对立的 |
D.只要讲诚信就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
以下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
A.就是通过调节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价格 |
B.就是通过价格、供求等手段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
C.就是把资源的价格完全放给市场来调节 |
D.就是要发挥市场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改革开放33年,是党和国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33年。这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C.个人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不起作用 | D.人民群众的言行都是正确的 |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
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