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人张英在《恒产琐言》中说:“尝见人家子弟,厌田产之生息微而缓,羡贸易之生息速而绕,至鬻产以从事,断未有不全年尽没者。余身试如此,见人家如此,千百不爽一。”这一段话(   )

A.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B.表明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快
C.体现了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D.说明小农经济的地位受到冲击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唐代与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举荐,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高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