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关注国家大事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掐准了国家发展的"命门",找准了13亿人所思所盼所念的"最大公约数",赢得举国共识。
围绕"四个全面",小明所在的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假如你也参与其中,请完成以下任务。
【明理】依法治国护"小康"
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纪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成为建设现代政府的宣言。
(1)"有权不能任性"体现了我们所学的哪些观点?
【析意】"一带一路"筑"小康"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逐步落实。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皆有可能。
(2)"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践行】贡献青春奔"小康"
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伟大的目标召唤并激励着我们为之奋斗。
(3)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增强责任意识 厉行法治的要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7月27日,南京城市治理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已有3.2万人。志愿者们通过捡拾道路杂物、清除“牛皮癣”、劝阻占道经营,通过自身的点滴努力维护南京市容环境。“我们就是环卫大叔、大妈的义务帮手。”南京城市治理志愿者、南京工业大学学生孙晨琪介绍。

假如你所在班级准备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拟定主题: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主题。
(2)观点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法定义务应该履行,道德义务则不必履行。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3)活动感悟:说一说你参加本次活动的感悟。

(1)八年级学生李丽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和人民币若干。
①正确的做法:
②理由:
(2)小强自进入八年级后,随着科目的增多,产生了厌学情绪,恰好本村一位私企老板邀请他去打工。
①正确的做法:
②理由:
(3)小琳因为前一天晚上看电视时间太长,所以第二天早晨起来晚了,在去学校的路上,在路口碰到红灯。
①正确的做法:
②理由:

2013年3月5日晚上9点多,沈丘县电业局职工王国伟回家途中,在路过县法院门口东边的公路时,一辆疾驰的轿车从背后将其撞出十余米远,并从其身上碾压过去,他挣扎着向路过的行人呼救,但却没有人伸手相助,被撞人王国伟生命垂危,肇事者开车逃逸。外出探友归来路过此地的周文星看到躺在血泊中的王国伟,毫不犹豫地来到王国伟身旁,询问王国伟得知其家人号码后,一边拨打“120”“110”,并与其家属及时取得联系,一边站在王国伟身边示意后面的车辆绕行,防止发生二次车祸。周文星一直守护在现场,等待救护车到来。救护车到后,又帮助医护人员将王国伟抬上救护车,才悄然离开。
(1)在上述事件中,周文星尽到了什么义务?
(2)周文星的行为有何重要意义?
(3)如何才能改变视而不见、见死不救的现象?

欣赏小品,请你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人物:张老师,学习委员张家玉,“迟到大王”张帅。
(上课铃响了,张老师走上讲台,刚把课文标题写在黑板上,教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了,学习委员张家玉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
张家玉:“报告!”
张老师:“快进来吧,马上就要开始讲课了。”
(开课后五分钟,张老师正在分析课文,门又被推开了,“迟到大王”张帅探进了脑袋)
张帅:“报告!”
张老师(气冲冲地):“你怎么又迟到了?这节课你就站在门口听吧!好好地反省反省!”
(1)【实话实说】请你对张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2)【出谋划策】假如张帅知道了学习委员张家玉迟到的事情,张帅应该怎么做?请你帮他出个主意。
(3)【延伸探究】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不公平的现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学会正确面对、理智处理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平”,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的本领。请你说说遇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对5省市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感研究显示,64%的农民工认为社会“非常不公平”和“比较不公平”,在受到社会不公平对待时,约59.9%的人会采取“不干了或忍气吞声”等消极逃避的行为。据此回答下题:
人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受   的制约。 (  )

A.文化程度
B.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C.工作种类
D.城市与乡村

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 (  )
①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的手段,求得问题的解决
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③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④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