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1)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完成填空。

史   实
结论
15世纪(   )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亚非拉美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却实行分而治之政策
1959年(   )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990年(   )独立,标志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根据“图说历史”方法,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有(  )

A.印度独立时的第一任总理是尼赫鲁
B.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获得了独立
C.阿拉法特、佩雷斯、拉宾获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D.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3)利用“比较与综合”方法,归纳出“▲”处的主题名称是               

(4)“编历史歌谣”方法。阅读歌谣,请你提出一个解决中东问题的有效方式。
(5)根据“周年记忆”方法来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到2027年印度将迎来           周年的独立纪念。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出现了各民族的分裂和统一,但是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
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元末诗句
(1)唐太宗时期因为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而被各民族共同尊为“天可汗”?
(2)材料一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哪一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举两例说明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
(3)依据材料二,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在哪个朝代达到高潮?其典型代表就是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1) 材料一中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指的是在我国哪朝开创的什么考试制度?
(2) 材料二说明这种考试制度中,哪一科的考试最为重要?中了这一科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3)唐朝时期对这种制度进行了完善,请你说出两位皇帝对这种制度的完善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7分)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
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时间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7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应当归功于1978年中共一次重要会议精神的贯彻,这次会议在经济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填图(写出下面方框中的字母所代表的经济特区,共8分)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149个大队中,他跑遍了120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3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
(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1分)
(4)材料四的“责任制形式”首先在哪个省开始实行?这一举措的推行有何积极意义?(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