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
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
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李鸿章对日本改革“不解”的是
A.废藩置县 | B.发展工业 |
C.文明开化 | D.发展教育 |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反映了
A.英国圈地运动中出现了“羊吃人”的悲剧 |
B.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
C.日本明治维新后农民纷纷破产 |
D.美国内战后解放的黑奴的处境 |
19世纪末的日本人都以穿西装、吃西餐作为时尚,这是明治维新哪项改革结果造成的
A.“废藩置县” | B.文明开化 |
C.置产兴业 | D.允许土地买卖 |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A.沦为半殖民地 | B.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 |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
有位革命领导这样评述《国际歌》的影响:在欧洲,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这里的“同志和朋友”指的是
A.无产阶级 | B.封建阶级 | C.资产阶级 | D.教会势力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人民宪章》的发表 | B.巴黎公社的成立 |
C.《国际歌》的问世 |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