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 H 2 + O 2 = 点燃 2 H 2 O 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 4 g 氢气与32 g 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 g
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酸溶液的pH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通过微观分析来解释宏观现象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发生分解反应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也可以分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D.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物质间离子的互换

“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图为4月15日来自广东的消防官兵手提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信号。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不断运动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隙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