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内境稳态调节的过程中,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作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正常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调节作用,此种调控机制为      调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同时    (激素)的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表现为      作用。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引起皮肤立毛肌收缩属于   反射。写出寒冷条件下皮肤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的反射弧                                  
(2)若抗体结合到自身红细胞上,造成这些红细胞被吞噬和分解,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并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3)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下丘脑分泌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下图是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_______。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_________,被植物利用。

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如右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采取______________方法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的过程。(2)图中①DNA是以____________为模板,_____________形成单链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酶,在它的作用下将质粒切出_______________末端。
(4)图中③代表重组DNA,含_______________基因。

我国是全球首个批准甲型H1N1流感疫苗上市的国家。目前,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上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15微克无佐剂裂解疫苗,注射剂型。截至目前,批准上市的疫苗有8家企业生产,新乡市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国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疫苗的生产工艺与往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基本相同,均需经过鸡胚培养、灭活病毒、纯化、裂解等工艺后制成。由于制备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过程,均需鸡胚培养、灭活、裂解、纯化等工艺,疫苗中不可避免的会残留微量的卵清蛋白、甲醛、裂解剂等物质,因此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的人应禁止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事实上,就中国的甲流疫苗品种而言,因为是灭毒疫苗,病毒都是打碎的,所以是“死”的,是没有毒性的,因此,也不存在因为疫苗中的病毒繁殖复制,而导致患病几率扩大的因果逻辑联系。
肺炎疫苗的主要成分是经过提纯的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接种肺炎疫苗只能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不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细胞、非细胞)生物,本身不能独立新陈代谢,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人体注射的H1N1灭活病毒在免疫学上称为,进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少数直接刺激 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形成,进而产生相应的,小部分形成细胞。可以与入侵H1N1病毒结合,可以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甲型H1N1流感和疾病的发生。
2.人体的免疫有三道防线,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属于第道防线,称为,接种肺炎疫苗只能预防由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不能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

(1)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①忘忧草、蜣螂分别属于图甲中的。(填字母)
②若图甲中的被捕食者面对天敌时向自己同伴“报警鸣叫”,属于信息。
③在图甲中某些植物开花需要光刺激,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 系统中的作用
(2)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平均浓度。请分析说明:

种群
含量
单位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7
DDT浓度(ppm)
0.04
0.35
0.39
3.4


①甲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
②写出这四个种群的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
③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越高,生物体内DDT浓度也越高。

植物必须接受一定的光信息才能开花。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春末夏初开花,如菠菜;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这些植物一般在秋季开花,如菊科植物。我们把前者叫长日照植物,后者叫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小日照长度,短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大日照长度,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极限日照长度叫临界日长。有人用一种短日照植物苍耳做了以下A、B、C三个实验。图5—15

图5—15
A.给予短日照,可使苍耳开花
B.给予短日照,但用光照中断黑暗期,则苍耳不开花
C.给予短日照,但用黑暗中断光照期,不影响苍耳开花
(1)从上述实验可知,光照期和黑暗期两者中,对短日照植物开花更重要。实际上短日照植物开花要求足够长的连续
(2)如果要证明光照期和黑暗期两者中对长日照植物的影响的积极性与短日照植物一样,可用长日照植物做以下A、B、C、D四个实验。图5—16

图5—16
A.日照时间比临界日长长,该长日照植物开花
B.日照时间比临界日长短,该长日照植物不开花
C.请你设计出C实验,并预测C实验的结果是
D.请预测D实验条件下,该长日照植物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