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 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基因A 控制蓝色物质的合成,基因B 控制黄色物质的合成,白色个体不含显性基因,其遗传机理如图乙所示。图丙为这种鸟一个家系的羽色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可能有                    。等位基因B 与b 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不同。
(2)图乙所示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是_   _。据图推测,蓝色个体的基因型有              _种。
(3)2号基因型为___________, 4 号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4)3号与2 号交配生出7 号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5)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若5 号与6 号交配,后代8 号为白色羽毛的概率为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Ⅱ、Ⅲ、IV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

(1)I、Ⅱ、Ⅲ与IV比较,共同具有的膜结构是 ,共同具有的无膜的细胞器是
(2)Ⅲ属于 细胞。判定图中I所示的是动物细胞而不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3)请列举出图中I代表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发生的三种显著的形态结构变化:① ;② ;③
(4)如果I代表的细胞发生了癌变,细胞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泡菜作为一种含有亚硝酸盐食品。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g—0.5g时,会引起中毒;达到3g时,会引起死亡。卫生部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20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①制作泡菜的原理(方程式表示)
②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玫瑰红色。先使泡菜样品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可以估测出泡菜液样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③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溶液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了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④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
理由是
⑤制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3组制作泡菜,除实验材料本身的各项指标相同外,还要保证每组泡菜的 相同。
⑥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帮助该小组设计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

为使菊花能在盛夏33℃的自然条件下开花,用于北京奥运会,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菊花新品种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两种菊花杂交形成的胚不育,这种现象叫做。幼胚拯救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养基中应含有 .氨基酸.水.矿质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要加入
(2)这种培养方法获得的新品种体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若要快速和大量繁殖所获得的新品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请结合下列与生物膜系统有关的概念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结构 (用题中字母表示)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2)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用题中字母表示)。
(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图中 等多个细胞器的协调配合(用题中字母表示)。
(4)请指出同时发生在p上的另一项物质变化。(用反应式表示)。
(5)请写出两个真核细胞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

如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哺乳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内a.b两种物质的相对数量的变化曲线(A~N表示不同时期)。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b表示的物质分别是
(2)CD时期细胞内有个四分体;一个精原细胞能够产生个.种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能够产生个.种极体。
(3)HI时期a物质加倍是由于 ,①处b物质增加的原因是
(4)若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RrMm,测交后所得子代中是单显性的个体占;后代中出现基因型为RrMM的个体是因为,它发生在时期。
(5)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此技术的遗传原理是 ,它发生在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