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的眼色有红、褐、白三种表现型,身色有灰、黑两种表现型。已知控制果蝇眼色A (a)与身色B(b)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F1代,共有100 只个体,其表现型为37只灰身褐色眼、19只灰身白眼、18只灰身红眼、13只黑身褐色眼、7只黑身红眼和6只黑身白眼。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控制果蝇的眼色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_____规律。若上述F1代果蝇随机交配,那么F2的一只雄果蝇体细胞中的_____条染色体来自亲代的雄果蝇。
(2)若该杂交实验所产白眼果蝇被人为去掉,则理论上亲代两只果蝇杂交后代会出现    ______种表现型,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
(3)与该果蝇中a基因的mRNA相比,按蚊的a1基因的mRNA中UGA突变为AGA,其   末端序列成为“—AGCGCGACCAGACUCUAA—”,则按蚊的a1基因比果蝇的a基因   多编码______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GA、UAA、UAG为终止密码子)。
(4)果蝇体内经常出现染色体多一条的现象,称为三体。野生型果蝇正常眼(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据此回答问题。
让野生型变异形成的三体正常眼雌果蝇与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无眼雄果蝇杂交,为了确   定F1中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让其与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无眼雄果蝇进行测交。根据测交后代果蝇的性状及比例,确定F1正常眼雌果蝇基因型。
①若测交后代中正常眼果蝇与无眼果蝇比例为1:1,说明该果蝇的基因型为Ee或者_____,区分以上两种情况,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
②若测交后代中正常眼果蝇与无眼果蝇比例为______,说明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突变的原因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为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请根据要求回答。
(1)下图是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相关物质,数字表示生理反应的有关过程。

写出下列编号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或生理过程:
结构丁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M________ K________________ Q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2)F物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素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正在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6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酶是在______________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然后被分泌进入______________道后才有活性。
(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7)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①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 (酶的类型) 。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类型)。
②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蛋白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可表示为:

现有某种链状多肽,其化学式是C55H70O19N10,消化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则:

(1)酶1、酶2是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多肽是由个氨基酸通过反应而形成的。
(3)一分子该多肽被消化后,得到个谷氨酸分子。
(4)写出由甘氨酸和丙氨酸形成的二肽的结构式:________(略)____________。

下面是关于“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关系”的实验。

(1)制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装片,选用下表中______浓度蔗糖溶液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细胞形态如甲图状态。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后,需在另一侧用吸水纸____ _____,并重复几次。
(2)甲图示意利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长度,某小组同学测量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见下表:

样本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条件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
10%蔗糖溶液
20%蔗糖溶液
30%蔗糖溶液
B
A
B
A
B
A
1
23
24
21
25
19
25
2
24
25
20
25
18
24
3
25
26
22
26
18
24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A、B值分别是甲图中的__________(编号)。请根据数据说明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程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三种状态细胞①②③依次对应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让处于甲图状态的细胞复原,可用同样的方法滴加_________。如果用1%蔗糖溶液处理甲图装片的洋葱鳞叶表皮细胞,重复多次,观察细胞未发生变化,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图为三位同学画的质壁分离细胞图,A、B、C中错误的是[]。
(5)甲图显示了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格数。该细胞的放大倍数为160倍,经标定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6.1 (?)。此细胞的长度约为_________ (?)。该细胞的长度单位最可能是()。
A.㎝ B.㎜ C.um D.nm

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内填图中标号,__________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1是在显微镜看到的___________结构。
(2)图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可能含有水溶性色素的是[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3)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3所示结构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__层。
(4)若图1左半部分为胰岛A细胞,其分泌物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外,所经历的途径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1左半部分细胞被某病毒寄生,则合成病毒外壳的场所是[ ]
(6)在有丝分裂间期数量增加一倍,分裂前期它的周围可看到辐射状的星射线。该结构是指[  ]__________ 。
(7)若图1的左半部分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则其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主要与图中[ 5 ]和[ 6 ]这两种细胞器有关。
(8)从图1的结构1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该物质的作用体现了结构1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