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氨基丁酸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某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
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
浸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的现象,该过程中没有发生()
A.主动运输 | B.协助扩散 | C.自由扩散 | D.ATP水解 |
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预测图2的实验结果(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最可能的是()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 | 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
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 | 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
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 min和4 h)测量每-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
B.b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
C.c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
D.d中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的浓度增加 |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
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
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 |
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 |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