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需要创新。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这次高考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虽然高考一直在向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发展,但高考制度改革也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如应试教育、人才选拔与公平公正等问题。对于高考的改革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三一班同学展开讨论。甲同学认为:教育弊端的消除在于对高考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通过高考改革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乙同学认为,高考仅仅是教育中的一环,单纯一个好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这次改革也是徒劳的。
(2)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上述看法加以评析(可从甲乙两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一个加以评析。)
2014年1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宣布,实质性结束中澳自贸协定谈判。自200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于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环保和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环境保护法》修订备受瞩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人民群众。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新的《环境保护法》,新法已于20 1 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至此,这部中国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完成了25年来的首次修订这部法律凝聚了中国环境治理智慧,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始服务于公众对依法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同时新法也为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提出依法保护环境的正确性。(14分)
2009年,我国将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 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2010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民族各界的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职责。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其基本内容有哪些?(16分)
某同学提出:海洋也是外交的战场,并提供了下列材料作为佐证:近年来,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对我国部分领海提出了领土要求,对此,我国政府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如对越南和马来西亚所提出的南海划界案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同印尼等周边国家开展多项合作项目,与马来西亚签署了政府间海洋科技合作协议等。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