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关于“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人们认识和改造
③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访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建立多种合作论坛。至2007年底,我国参加了120多个国际组织,在多国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 )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
D.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
在经历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两国领导人通过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从“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访问,融化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坚冰,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中日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
①各自的国家制度决定的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 ④两国面临的国际格局决
定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为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
D.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C.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