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是世界第20个“世界读书日”。回答下题。阅读是简单的休闲与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同和关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倡导全民阅读”
①是传承文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④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专家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各级财政应该在预算中按比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学校图书馆、幼儿园图书馆,并保质保量地为这些图书馆、书屋等配备和更新图书,供公民阅读。这是因为
①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②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政府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我党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是因为
A.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比较慢的 |
B.经济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
C.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
D.我国商品普遍供不应求 |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许多年青人患上了现代信息依赖症,一天不用手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六神无主。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消费要有利于人们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 |
B.要勤俭节约,不用现代消费品 |
C.要提倡绿色消费 |
D.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许多年青人患上了现代信息依赖症,一天不用手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六神无主。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B.现代信息技术不利于社会进步 |
C.消费具有复杂性 |
D.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 |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时,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我们到底该节俭还是奢侈?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节俭对于社会、于个人都是一种美德,但过分节俭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B.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过分节俭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
C.对节俭、奢侈两种消费观念应辩证认识,我们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D.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应该鼓励奢侈,学会“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
下表为某市某居民家庭2007年总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食品 |
衣服等家庭日用品 |
教育, 医疗 |
水, 电, 煤 |
通讯, 交通, 娱乐等 |
购买股票, 债券等 |
10000 |
8000 |
7000 |
5000 |
10000 |
20000 |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A.16. 6% | B.25% | C.28. 5% | D.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