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习俗,其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我国远古的祭龙日。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希冀以龙的威慑力驱除灾疫邪祟。此后,端午节就以祛除病疫、躲避兵鬼、驱邪禳灾的形式传承。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一个人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其核心和标志是
A.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C.行为态度和文明礼节 | D.科学知识水平 |
学者李敖认为,文化台独不可能成功。他以中华文化的特征作了说明,并以日本
占领台湾期间实施的“皇民化”教育来加以论证。从文化的作用看,李敖肯定
A.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B.文化形式可以变,但精神是不变的 |
C.文化对政治和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D.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入民族的血液中,影响是深远持久难以磨灭的 |
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必须重视文化的发展。这是因为
A.文化力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 |
B.文化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C.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发展 |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看到各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品尝不同文化生活的韵味,我们更想探究文化的意义,更加关注文化的内涵。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化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 B.文化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C.文化就是劳动、吃饭、穿衣 |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最近几年,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对文体、卫生、疾病防疫等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 B.统筹区域发展 |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