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 O 2 的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可选用下列装置(填序号)制 C O 2 。设计 B 装置时使用仪器 a 的目的是

(2)在反应装置的残液中加入 N a 2 C O 3 溶液,溶液 p H 变化如图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b c 段溶液 p H 一直为7的理由是。滴入 N a 2 C O 3 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分)请将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腐蚀标签 B.引起火灾 C.滤液浑浊 D.瓶底炸裂

⑴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填选项字母,下同);
⑵过滤操作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⑶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未放少量的水或沙子;
⑷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未向着手心。

通过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甲 乙 丙

⑴甲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乙实验是利用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丙实验,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平底烧瓶中放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体现了木炭具有性。
⑷方法感悟:甲实验是通过电解水后,验证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来得出水的组成,其依据是;乙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而不生成气体,从而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实验和丙实验中都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其本质区别是.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⑴表中12号元素的名称是,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其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变成(用离子符号表示)
⑵表中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有

A. 12号和4号 B. 12号和2号 C. 12号和13号 D. 10号和2号

⑶写出体现12号元素化学性质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①硫的燃烧 ②铁丝的燃烧③甲烷的燃烧
⑴上述三个实验都是物质和氧气所发生的反应,请写出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的燃烧;
②铁丝的燃烧;
③甲烷的燃烧.
⑵上述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

请据题意填写下表






化学符号
H

5 S O 4 2 -
表示意义

氧化铝
两个一氧化氮分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