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关于X、Y、Z、W、Q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Y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 |
|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Z>Y |
| 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2->Y2->Z3+ |
| D.W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强 |
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 |
| 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 C.黄铜矿冶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铁的原料 |
| 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 |
某溶液仅含Fe2+、Na+、Al3+、Ba2+、S
、N
、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 g |
| B.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遇空气能变成红棕色 |
| C.若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显血红色 |
| D.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Fe2+、Na+、SO42-、NO3- |
(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
| B.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滴入酚酞,a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
| C.若a为铜,b为铁,通电后Cu2+向a电极移动 |
| D.若a为粗铜,b为纯铜,通电后b电极质量增加 |
(2)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极连接。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和CuSO4混合液250 mL,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均得到11.2 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阳极发生的反应只有:4OH--4e-=2H2O+O2↑ |
| B.两极得到的气体均为混合气体 |
| C.若Cu2+起始浓度为1 mol·L-1,则c(Cl-)起始为 2 mol·L-1 |
| D.Cu2+的起始物质的量应大于0.5 mol |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 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 |
|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
|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