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浓度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0℃、35℃,每次实验HNO3的用量为25.0 mL、大理石用量为10.00 g。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NO3浓度
(mol・L-1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   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粗颗粒
2.00

25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探究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2mol/L的NaOH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称取NaOH固体__________g。
(2)配制该NaOH溶液时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砝码、镊子)、药匙、量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          等。
(3)取所配制的NaOH溶液100mL,与一定质量的铝充分反应,铝全部溶解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L,则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     g。

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

其流程是,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字母序号):
a接____ _____ 接 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 _______ 接h。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E装置的作用是,F装置的作用是
(4)C瓶中的现象是,B瓶中的现象是。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1)某实验需要用1.0mol·L-1 NaOH 溶液450mL。配制该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2)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a.在天平上称量g NaOH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填写下列空白:
①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
②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③定容时,若俯视凹液面,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④若没有进行d步操作,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⑤在进行b步操作时,不慎有液体溅出,下列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继续进行实验 B.添加部分NaOH溶液
C.倒掉溶液,重新配制 D.倒掉溶液,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研究。

请回答:
(1)用上述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 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 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以生成9.0 mL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t1t2

序号
V(H2SO4)/mL
c(H2SO4)/mol·L-1
t/s

40
1
t1

40
4
t2

比较实验Ⅰ和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过程中,对量气管的操作是
③ 若将锌片换成含杂质的粗锌片,且控制其他条件使其与上述实验完全一致,所测得的反应速率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粗锌片中所含杂质可能是(填序号)
a.石墨b.银c.铜d.沙粒(二氧化硅)
(2)用上述装置验证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① 圆底烧瓶中的试剂可选用(填序号)
a.NaOH溶液b.C2H5OH c.NaCl溶液 d.稀硫酸
② 能证明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是

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中干燥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从集气瓶B中湿润的红色布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确证是HClO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你认为还应增加的实验是
(3)烧杯中溶液所起的作用是,烧杯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4分钟,小烧杯中盛2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