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
(3)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A和B分别是甲乙两小组同学所做的实验.图C是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a图线所选择的装置应
是(选填“A”或“B”).
(2)图D是他们观察水沸腾(前/时)实验中出现的情景.
(3)现有丙丁两组同学在某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E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
(4)当温接近90℃时,丙丁两组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上画出的图象.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温度/℃ |
85 |
87 |
89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5)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当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º,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时,反射光为OD;当入射光为EO时,反射光为OF。
(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 实验序号 |
入射光线 |
入射角α |
反射角β |
| 1 |
AO |
50º |
|
| 2 |
CO |
40º |
|
| 3 |
EO |
20º |
(2)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萘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采取水浴法使萘受热均匀,本实验还采取了其他三种方法使萘受热均匀,结合装置图说出其中一条措施:。
(3)加热一段时间后, 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气 B.小水珠和小水滴 C、萘蒸气
(4)据上面图象可知萘熔化持续分钟,萘是(填“晶体”、“非晶体”)理由是。
(5)请为这次实验设计一张合理的记录数据及现象的表格。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变大。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