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对燃煤进行脱硫;
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
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
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 B.②③⑤ | C.②③⑥ | D.②④⑥ |
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正确的是()
A.加热滴有酚酞的K2CO3(稀溶液):红色变浅 |
B.含FeCl3的溶液中滴入SCN-:溶液变为红色 |
C.将稀溴水滴入含少量的苯酚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
D.将硫酸铝溶液蒸干,可得固体氧化铝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6 8O2和18 8O2互为同素异形体,性质相似 |
B.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D.C(石墨,s)=C(金刚石,s)△H>0,所以石墨较稳定 |
全球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于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本次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下列行为中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的是()
A.利用太阳能和风能; |
B.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
C.利用煤粉加压气化制备合成气技术,让煤变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及氢气总量≥90%): |
D.减少汽车的使用。 |
“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乙烯与氧气在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环氧乙烷(结构简式如下)![]() |
B.利用乙烷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烷 |
C.以苯和乙醇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乙苯 |
D.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乙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