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爆青
①这是个有声有色的词汇,细细一读,就能看到那极具动感的早春画面,叭、叭、叭叭叭……一大片嫩芽,顶着晶莹的露珠,炫耀在你凝视的眸子里,目光一般灵动,在春阳下熠熠闪光。梦一般的春芽,清香,温软,婴儿肌肤一般娇嫩水灵。
②真难为我的父老乡亲,怎么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溢满惊喜的好词儿——爆青,爆炸的爆,青草的青。比发青、冒青、萌芽之类的词儿好多了,这些词儿当然也是说明草叶的萌动,但总感觉温吞吞的,没有力度,缺乏动感,也表达不出心里的喜悦,而且悄声无息,不够热闹。熬过了一个寒冬,经历了多少霜雪,整整憋闷了一个季节啊,春天来了,叶芽使出吃奶的力气,钻,捅,顶,嘿!拱破了地面,钻出了树皮,跃上了水湄,看到了光明,成功啦!它一定兴奋得意得要大声欢呼。那钻出地表与树皮的一声“叭”,肯定是有声音的,是自然界最安全的一次爆破,你若是一只蚂蚁或蚯蚓,肯定能听到,就像我们听到下雨前的打雷一样。
③如果说地下、树皮与水里的萌动是默不作声的潜伏,像个小特务,神不知鬼不觉地蹑手蹑脚,或者是地下党的暗中串联,那么东风一吹,号角一响,爆青就是第一发子弹,就是喜事来临的第一声礼炮,或者是新生儿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嘹亮啼哭啊!寒冰冷霜早已融化,春雨认真浇上两回,温润地气一个劲儿上升,小草率先就从河岸边伸出了小脑袋,揉一揉惺忪的睡眼,睁开清亮的眸子,伸一个懒腰,哎哟妈耶,可把我憋坏了!于是张开大口,尽情地吐出胸中的浊气,将清新与醇香畅饮一个够。同时也就发现,身边的小伙伴,高高低低的,胖胖瘦瘦的,多着呢,一个个精神抖擞,笑眯眯地打量着这个美丽新世界,相互致意,彼此问候,抱一抱拳,道一声:春天好!
④爆青是春天里最喜人的物候,扎羊角辫的小村姑从田埂上走过,最早看到了茅草的爆青,影影绰绰地半掩在枯黄的草叶间,但那特别的清香与甘美的气息怎能瞒得过她们的眼睛,随手一拔就拔了出来,或者用小锹稍挖一挖,如挖一根丰满的竹笋,如挖出春天的第一声窃笑——那是我儿时尝过的鲜茅针,春天原野上最香甜的美味啊。爆青也是乡间小儿最诗意的发现,门前的柳枝才努出一颗米粒大的鹅黄柳芽,细伢子就瞪大眼睛,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妈妈,我看到柳树爆青啦,春天来喽!妈妈欢笑着随孩子去看柳芽,同时从一双童稚的眼里看到了春天的诗意。
⑤在春天,一切生机勃勃,万物都在爆青。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轰、轰、轰——该是来自天外的爆青吧?冬眠的动物们听到一声声号角,全都爬出洞来,闪亮登场。感觉人的成长也要爆青的,从天真孩童到懵懂少年,有一天细心的家长看到孩子唇上生出了柔嫩绒毛,心里明白,男孩在爆青呢,眼瞅着就进入人生的青春了。他们虽是默默,但那“咔、咔、咔”低沉雄壮的爆青,一定响在他们的筋骨、关节,响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选自“深圳商报”2015年3月11日)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爆青”为题有什么妙处?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大片嫩芽,顶着晶莹的露珠,炫耀在你凝视的眸子里,目光一般灵动,在春阳下熠熠闪光。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④段写了与“爆青”相关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爆青”指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⑤段有什么作用?
(一)读《人性的爱抚》,回答8—12题(16分)
人性的爱抚
①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②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③“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④“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⑤“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⑥“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⑦“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⑧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⑨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
⑩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11)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
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12)“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选文有删改).(2分)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第(11)段中那位老师说他当时“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前文的哪些具体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有过“邪念”?
.(2分)文中两次描写店铺女主人的作用是以女主人的反衬男主人的。
.(4分)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2)第⑩段中写道“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此时男人又明白了什么?.(4分)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围绕“当今社会需要‘人性的爱抚”’这个话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见解深刻,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100字)
【链接材料】
(1)2010年3月23日,郑民生在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手持水果刀刺向13名小学生,致使8人死亡,5人重伤。据了解,郑民生曾是延平区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2009年6月辞职后,屡次求职未果,生活日益窘迫,他一直未成家,与家人、邻里关系也不融洽。心理学家认为:在排除患有重度精神疾病的情况下,一个人在物质上、精神上屡遭挫折时,如果无法及时调整心理冲突,就会出现过激行为。
(2)近期,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人们在悲叹生命逝去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种高频度的坠楼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些心理学专家通过调研发现: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劳动强度大、长期被漠视、身心疲惫无法排解以及性格孤僻、情感受挫、家庭突遭变故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三)给电脑打个“补丁”
①随着计算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词汇不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为大众所熟悉。不久前,一位“菜鸟”问笔者:“听人说得给电脑打‘补丁’,这是怎么回事呀?”是呀,电脑又不是衣服。怎么和“补丁”扯上了?但此“补丁”非彼补丁,正如电脑病毒之于生物意义上的病毒,完全是两码事。
②计算机领域的补丁,是电脑程序,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程序的一个“怪胎”。简言之,作为程序的“补丁”的出现,主要基于原程序的漏洞,而原程序的漏洞又是人的思维的漏洞的必然反映,是遗憾,更是无奈。
③我们知道,程序设计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简单的程序倒也罢了,复杂一些的程序,程序员要做的工作就非常庞杂了。至于像操作系统那样的“特大”程序,就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了,而是需要集合集体的智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许多人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于是,思维上的漏洞体现在程序设计中就成了程序的漏洞。程序有漏洞,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就会出问题。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程序上的漏洞又会给网络黑客以可乘之机。
④给电脑打“补丁”,其实就是安装补丁程序,借此改正原程序设计中的错误,堵住程序漏洞。电脑程序越复杂,漏洞往往越多,正如一部长篇巨著中出现的语法、文字和标点符号等方面的错误往往会远远多于一篇短文所出现的。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微软公布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及相关的补丁程序”。
⑤遗憾的是,许多计算机用户并不了解补丁程序是怎么一回事,也有一些用户虽然对此有所了解,但由于懒惰或疏忽大意、也没能及时去打“补丁”,致使一些别有用心的网络破坏者,利用微软公布的漏洞兴风作浪。例如,2003年7月下旬,微软公布了其WindowS操作系统中广泛存在着RPC漏洞及补丁程序。结呆,仅二十多天之后,针对这一漏洞的病毒,就开始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很快,全球就有二千多万台电脑被感染。所以有人说,微软的好心带来了恶果。不过,这也说明,对于微软将“漏洞”和“补丁”的“公之于众”,倒是那些黑容更为关注,而大多数计算机用户却不甚关心。
⑥计算机“补丁”,除了专门堵漏洞的,还有一些具有其他功能的“补丁”,如汉化补丁、游戏补丁、增强型补丁等等。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标题中“补丁”的含义。
为什么要给电脑打“补丁”?
电脑程序漏洞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二)暖
①初春某个假日的下午,我在储物间里整理一家人的冬衣。9岁的女儿安娜饶有兴致地伏在不远处的窗台上向外张望,不时地告诉我院子里又有什么花开了。
②这时,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两副一模一样的手套。
③我有些不解地问:“安娜,这个手套要两副叠起来用才够保暖吗?”安娜扭过头来看了看那两副手套,明媚的阳光落在她微笑的小脸蛋上,异常生动。“不是的,妈妈。它暖和极了。”“那为什么要两副呢?”我更加好奇了。她抿了抿小嘴,然后认真地说:“其实是这样的:我的同桌翠丝买不起手套,可是她宁愿长冻疮,也不愿意去救助站领那种难看的土布大手套。平时她就敏感极了,从来不接受同学无缘无故赠送的礼物。妈妈买给我的手套又暖和又漂亮,要是翠丝也有一副就不会长冻疮了。所以,我就又买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放在身边。如果装作因为糊涤而多带了一副,翠丝就能够欣然戴我的手套了。”孩子清澈的双眸像阳光下粼粼的湖水,“今年翠丝的手上没有冻疮。”
④我欣慰地走到窗边拥抱我的小天使。草地上一丛丛兰花安静地盛开着,又香,又暖。.文章以“暖”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与第②段中“我无意中在安娜的羊绒大衣两侧的口袋里各发现了一副手套”相照应的是哪一句?
.你赞赏安娜帮助别人的做法吗?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说说第④段画线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你觉得小天使安娜有什么样的品质?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二)决斗
①欧洲曾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当两人发生了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这样的斗法,形式上虽然废除了,但实质还在。
②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当一种想法不尊重另一种想法,一种做法不苟同另一种做法,一种观念不赞成另一种观念,,,矛盾便种下了,仇恨便发芽了,决斗便开始了。只是这样的决斗,没法约定时间、地点,它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或者说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证人在场,或者说只有“自己”这个既是决斗士又是证人的双重角色在场,或者说只有时间这个最公正的证人在场。输赢也便常常是模糊的,说不清楚的。——当然那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有定论的。
③这样的决斗,使用的当然都是隐形武器,比如操守,比如胸怀,比如修养,比如,比如。一来二去,也便见出了高低。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武器实在是称得上定夺乾坤的将军、元帅的。凑手的武器,只要有钱是能够买得到的;称心的武器,花再多的钱也未必能买到。要得心应手,自己动手铸造武器是惟一的好办法。把自己的骨血、心跳、体温、气息、汗水、泪水、抗争、隐忍、渴望、呼唤、祈祷、祝福等等统统融在一起。加上天地之神气、日月之精华,加上先哲之睿智、圣贤之明慧,一把好剑就铸成了,或一支好枪就做好了。铸器的目的,当然最终还是使自己也成为一种上好的武器。
④愚公称得上一件上好的武器,和愚公的“傻气”颇有些相似的西西佛斯也称得上一件上好的武器;“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的阿基米德,“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的贝多芬,高喊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桑提亚哥,“把神的恩赐发挥到极致”的阿甘,等等,无不是一件上好的武器。
⑤“凿壁借光”是决斗,“卧薪尝胆”也是决斗。这种精神上的决斗,当然也是需要体力的。一个长期在药液里浸泡着的身体,一个整天在温床上滚来滚去的身体,一个“弱云狼藉不禁风”的身体,是无力参与决斗的。
⑥我听说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还坚持每天登山,20多年了,风雨无阻。这不是“决斗”是什么?我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边照顾着常年卧床不起的父母的生活,一边上学读书。这不是“决斗”又是什么?我曾在报上读过这样一个特写:一位像百合花一样年轻的生命,明明知道死神就在不远的地方等着她,窥视着她,折磨着她,依然平静地、坚忍地写下了一篇又一篇散文,还有一部长篇……这不是“决斗”,又是什么?
⑦自我决斗,看上去并不轰轰烈烈,甚至是冷冷清清的。这种精神上的决斗,从来就拒绝热闹。它像地火似的,燃烧着,突然一个耀眼的火光,那是它的灵感,或激动。
⑧我理解这样的决斗。
⑨一个优质的生命就应该是这样趋于完成的。这应该是一种优秀传统。如果这样的传统被抹杀了,废除了,世界也就空洞了,地球也就变成了零。、根据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同:②得心应手:、仿照第②段加点的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与前面的句子相似,前后句意思连贯。
①
②、第③段划横线处可填入表示其它“隐形武器”的两个词语是:、。
、文章第④段提到愚公的“傻气”,很容易使人想起《愚公移山》中的“帝感其诚”。语段中的“诚”指的是。
、第⑤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三种人的特点,这三种人分别是指:、、。
、本文谈到了两种“决斗”:一种是,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个字回答);一种是,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个字回答)。
、联系上下文内容,并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把自己铸成一件“上好的武器”。
(二)令人惊叹的细胞
①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10 000 000 000 000 000)个细胞,并作好了最终形成一个人的准备。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离开人世,为了维护你,这些细胞中的每一个都可谓是恪尽职守。
②对于你的细胞来说,你无任何秘密可言,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因为每一个细胞都带有一整套基因密码——你身体的指令手册,所以它不仅知道怎样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对于你体内的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都了如指掌。在你的一生中,你永远没有必要提醒任何一个细胞,要它随时注意其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盐的情况,或是找到存放不期然间出现的多余叶酸的地方。它将会随时为你做这样的一些事,以及几百万件别的事。
③每个细胞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迹。即便是最简单的细胞,其构造的精巧程度也是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企及的。举个例子,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你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的一样多,而且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然后你还得以某种方式驱使那个球体进行繁殖。
④……
⑤你的身体是一个有着1亿亿个公民的国度,每一个公民都以某种特有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为你的整体利益服务。它们为了你什么都干,它们让你感觉快乐,产生思想。它们使得你能够站立、伸懒腰和蹦蹦跳跳。当你吃东西的时候,它们摄取养分,供给能量,排除废物——干所有你在高中生物学中所了解到的事情,它们还在第一时间使你有一种饥饿感,并使你在就餐后产生舒适的感觉,以后就不会再忘记吃东西。它们使你的头发生长,耳朵产生耳垢,大脑保持清醒。它们管理你身上的每个角落;当你受到威胁时,它们会挺身而出保护你。它们会毫不犹豫地为你献身——每天有多达数10亿个细胞在这么做:可是终其一生你从未向它们中的任何一个表达过谢意。因此,现在就让我们肃立片刻,向它们表示我们的敬佩与赞赏之意。
⑥大多数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例外,肝脏细胞可以存活几年,虽然它们的内部成分每隔几天就更新一次。大脑细胞和你的寿命一样长。从你出生起,你拥有大约1000亿个细胞,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据估计,你每小时大约丢失500个细胞。因此,要是你认真想一想的话,你真的是一刻光阴也不该浪费。令人欣慰的是,你脑细胞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不断更新,因此,与肝脏细胞相类似,你的大脑细胞实际上只存活1个月左右。事实上,据认为,我们身上的任何一个部位——除了迷途分子以外——都与9年前不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乎,但从细胞的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年轻人。
(节选自《万物简史》 [美]比尔•布莱森/著 严维明、陈邕/译) .认真阅读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细胞有哪些地方值得人们赞叹。
.第一段中的划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段和第六段中划线的“它们”和“这”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1)它们对于你的了解,远远超过你对自己的了解。
(2)这也就是你所能拥有的细胞数的最高值。.下列语句中两项都是错误的,指出错误所在并说明原因。
(1)第一个细胞一分为二,二又分为四,以此类推,仅仅到第47次加倍以后,你就有了1亿亿(10 000 000 000 000 000)个细胞,并最终形成一个人。
(2)细胞的存活时间很少超过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