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2014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千家万户,更唱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也引用到这首歌曲,这更引发人们对这首歌的关注。这首歌曲是否也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联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是否也引发了你对生活的感慨、生命的感悟或是对规划人生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一年冬天,一位父亲需要一些柴火,他找到了一棵“死树”,然后把它锯倒了。到了春天,令他惊愕的是,树干周围是绽放的新芽。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我原以为它肯定死了,现在我却看到主根处这棵树依然有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位父亲叮嘱家人:“别忘了这个教训,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不要在情况不明时作出消极的结论。”
[要求]依据“冬天的树”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①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③联系实际。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突然飞进了赛场,被劲飞的网球击毙。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立即停止了赛事,跑到小鸟前双膝跪下……
75岁的黑龙江老汉用一辆自己改装的三轮车,把101岁的母亲从老家载了出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为的是让母亲、让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多看看这美丽的世界。
在我们所生活着的世界上,有无数的生命。有人说:“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遏制。”还有人说:“生命就是这样的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也有人认为生命是丑陋的、残暴的。这全在于你从什么样的观点出发去看待生命。
在生命的面前人们有各自不同的行为和认识。生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宽泛的话题。请你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这个话题很宽,只要与生命相关即可。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挚爱与信念
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的画师完成了自己名为“爱”的处女作,再三审视,甚觉满意。装裱后在铺有壁纸的墙上钉一枚钉子挂了起来。
若干年后,画师技艺渐精,遂成画家。夏日的一天,旧友来访,看见墙上所挂作品,喜爱至极,便开口讨要。画家念及对方乃至交,于是欣然应允。取下所挂之画,但觉钉子下面有一个小突起。画家颇好奇,掀起壁纸一角窥视,眼前的情景着实令人惊叹不已:略呈三角形的小脑袋,暗绿色扁平的身体,短小的四肢,趾上的吸盘牢牢地攀附着墙壁。令人惊讶的是,它那圆锥形的尾巴上,那枚已呈锈色的铁钉不偏不倚地从中间穿过——几年前的钉子钉透了小壁虎的尾巴,它不动却仍然活着。壁虎为什么不挣断尾巴逃跑呢?它没有逃跑,何以维系生命至今?一连串问号从两人心头冒出来。
据资料显示,壁虎的尾巴上储存着丰富的脂肪,一旦失去它,壁虎就不得不在体内搜寻必要的物质来修复其受伤的身体和重新长出尾巴。但失去尾巴将降低它在壁虎群中的统治力,致使它失去以往的领地,失去吃食和繁殖的机会,从而也就缩短了它的寿命。因此,人们熟知的自断其尾的做法是壁虎在受到攻击时,当一切防卫都无效后,不得已而采取的最后一招。以此观之,这条小生命还没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中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他们当下决定躲在暗处观察。
不多日,他们便发现,每至深夜,便有另一只壁虎迤逦到来,将捕到的蚊蝇一口口送到它的嘴边……
终于,当钉子从墙上起出的刹那,那小生灵如获重释地逃遁得无影无踪。
[要求]根据上述故事,以“挚爱与信念”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①角度自选。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
痛苦与成功
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按要求作文。
高中毕业后,我跟着父亲做起了木匠。由于没有考上大学,我的情绪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
一天,我学刨木板。刨子在一个木结处被卡住,再使劲也刨不动它。“这木结怎么这么硬?”我不由得自言自语。“因为它受过伤。”在一旁的父亲插了一句。“受过伤?”我不明白父亲话里的含义。“这些木结,都曾是树受过伤的部位,结疤之后,它们往往变得很硬。”父亲的话让我心头一震。自此,我苦读一年,终于考上了大学。
[要求]根据这个小故事,以“痛苦与成功”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舍得与快乐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作文、
父亲是数学老师。那天,父亲在外面吃喜酒,回来时带回了一包糖果。父亲先拿出一颗糖果给我。我正要剥开来吃,父亲拦住了我。他从那包糖果里数出17颗,一颗一颗地摆在桌面上。他要我把这17颗糖果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桌上糖果的1/2.第二份是1/3.第三份是1/9。这下可把我难坏了。17不能被2、3和9整除,怎么也不可能按父亲的要求分开呀。我急得抓耳挠腮。
父亲见状,在一旁叹了一口气说:要是有18颗糖果就好分了。我一听这话,知道是父亲在提醒自己。赶紧把手里那颗还没来得及吃的糖果拿出来,凑成了18颗。这样,第一份分了9颗,第二份分了6颗,第三份分了2颗。一道难题迎刃而解了,高兴之余,我不禁又陷入了沉思。
[要求]根据上述故事,以“舍得与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