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xoy平面内有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 1T,在y轴上有一粒子源,坐标为(0,0 2m),粒子源可以在xoy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均匀射出质量m="6" 410-27kg、带电量q="+3" 2
10-19C、速度v="1" 0
106m/s的带电粒子,一足够长薄感光板从图中较远处沿x轴负方向向左缓慢移动,其下表面和上表面先后被粒子击中并吸收粒子,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求:
(1)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及下表面被粒子击中时感光板左端点位置;
(2)在整个过程中击中感光板的粒子运动的最长时间;
(3)当薄板左端运动到(-0 2m,0)点的瞬间,击中上、下板面的粒子数之比;
(1)如图,螺旋测微器甲和游标卡尺乙的读数分别为mm,cm.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与纸带相连的质量为1kg的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g取9.8m/s2.求:
①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某同学根据纸带上的O点到B点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Ek=0.47J,重力势能减小量△Ep=0.48J,经过多次实验均发现△Ek略小于△Ep,试分析原因:.
(3)测量一个电阻Rx阻值(约为70Ω),给你如下器材:
A.电流表(50mA,内阻约10Ω) |
B.电压表(0-3V-15V内阻分别是3KΩ和15KΩ) |
C.电源(1.5V干电池2节) |
D.滑动变阻器R1(0-10Ω) |
E.滑动变阻器R2(0-1kΩ)
F.电键、导线若干
根据所给定的器材和实验要求,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问:
①实验中电压表量程应选择,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填“R1”或“R2”).
②根据电路图和选择的仪器连接好下面的实物线路图.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1)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vB=________m/s,vC=________m/s,vD=________m/s,
vE=________m/s,vF=________m/s。
(2)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3)根据第(2)问中画出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两块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500mA)
滑动变阻器A(0~2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想在完成学生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 其后他在两张坐标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了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在电压表V1接入电路时应选择的量程是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代号“A”或“B”);
②在坐标纸上作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0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U1、U2、I”或由它们组成的算式)
③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0的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一个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一个小钢球接触。当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小钢球恰好在桌子边缘,如图所示。让钢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钢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钢球在空中飞行后落在水平地面上,水平距离为s。
(1)小刚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小钢球质量m、桌面离地面高度h、小钢球飞行的水平距离s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为Ep=____________。
(2)弹簧的压缩量x与对应的钢球在空中飞行的水平距离s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弹簧的压缩量x (cm)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3.50 |
小钢球飞行的水平距离s (m) |
2.01 |
3.00 |
4.01 |
4.96 |
6.01 |
7.00 |
由实验数据,可确定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压缩量x的关系为()(式中k为比例系数)
A.Ep=kx | B.Ep=k![]() |
C.Ep=kx2 | D.Ep=k![]() |
如图为“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