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空气中O3含量超标会引起温室效应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空气污染
(2)酸雨是由 气体或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所形成。A、B、C三个地区雨水的pH如图所示,其中 地区的雨水是酸雨。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 等。
(4)下面是煤的一种综合利用方式。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图例:![]() |
化学式 |
? |
C |
? |
H2 |
|
微观 示意图 |
![]() |
![]() |
![]() |
? |
①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 ,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
②构成丙物质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用化学符号填写: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胃酸的主要成分;(4)最简单的有机物。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⑴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
⑵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填“甲”或“乙”);
⑶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某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所用化学试剂有纯碱、稀盐酸、浓的烧碱溶液,仪器有试管、单孔橡皮塞、导管、矿泉水瓶、注射器等。
第一步:用矿泉水瓶收集满一种气体,该气体为。
第二步: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变瘪了,所用试剂为。
第三步:再向矿泉水瓶内注射一种试剂,振荡后矿泉水瓶又鼓了起来,所用试剂为。写出第二步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观念。酸溶液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碱溶液也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一定能生成;氢氧化铝用作中和胃酸过多的药物,其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⑴2个氢原子;
⑵ 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符号是;
⑶标出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