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表示的是化合物
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X2+2Z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门头沟21)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④倒入水后加盖振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房山25)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
的质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
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房山24)如图所示。若在试剂瓶中放入某种物质,先滴加滴管1中液体后,小气球变鼓,再滴加滴管2中液体后,小气球又变瘪。下列与所描述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试剂瓶中的物质
滴管中的物质
滴管1
滴管2
A


稀硫酸
B
稀盐酸
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C
生石灰

稀盐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房山23)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B.用MnO2来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用砂纸打磨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房山22)有关金属钠、镁在氯气(Cl2)和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①2Na +Cl22NaCl②2Mg+CO22MgO+C 由此获得的认识中,说法错误的是

A.②属于置换反应 B.①②中各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C.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不是所有可燃物的燃烧都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