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品 | B.用工业盐腌制咸鱼腊肉 |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酸奶 | D.霉变变质的大米、花生 |
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所选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氧气 |
点燃 |
B |
锌 |
铁 |
稀硫酸 |
过滤 |
C |
氯化钾 |
碳酸钾 |
稀盐酸 |
蒸发 |
D |
氧化钙 |
碳酸钙 |
高温煅烧 |
海底蕴藏大量“可燃冰”[CH4·(H2O) n ],合理开采可缓解能源危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4·(H2O) n属于氧化物
B.CH4·(H2O) n燃烧可生成CO2和H2O
C.CH4·(H2O) n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6∶1
D.CH4·(H2O) n的碳元素质量分数高于CH4
下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都是52g |
B.在温度高于80℃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
C.在37℃时,将20克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是40% |
D.分别将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80℃降至37℃,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较多的是a |
对下图所示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
![]() |
![]() |
![]() |
A.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
C.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下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
C.X属于非金属元素 |
D.x与Cl形成的离子化台物为X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