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在学习了昆虫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后,产生了探究的兴趣,便买回20 只家蚕幼虫,进行饲养与实验。
(1)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强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青菜叶是否能用来饲养家蚕呢?
对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
①将20只家蚕幼虫等分成甲、乙两组,放置在相同且适宜家蚕生长发育的纸盒中,甲组用桑叶饲养,乙组用等量的 饲养,每天清理纸盒。
②经过20多天后,甲组家蚕幼虫长大、成熟,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小、死亡。
由此,小强得出结论: 。
(2)甲组家蚕幼虫经过吐丝结茧、化蛹、羽化成蚕蛾、交配、产卵后,小强得到了许多蚕卵。
小强认为,蚕卵的孵化需要20℃~25℃的条件。为此,他做了探究实验:选取20粒蚕卵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置于10℃的环境中,乙组放置于23℃的环境中(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10多天后,观察两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①小强此实验探究的是 对蚕卵孵化的影响。
②请你写出支持小强假设的实验现象(预测):甲组蚕卵 ,乙组蚕卵 。
(3)根据所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一个阶段,即 。
如图所示,把一棵银边天竺葵(它的叶子边缘呈白色,其它部分呈绿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黑纸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照射数小时。之后把该叶片摘下,去掉叶绿素,加碘液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处在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成色,原因是
(2)A处在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原因是A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
A与B进行对照说明了。
(3)C处(叶片边缘)没有变蓝,说明。
某组同学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发现家蚕很喜欢吃桑树叶,家蚕喜欢吃桑树叶是不是家蚕的先天性行为呢?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在制定实验方案时的假设和争论的几个问题,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建议。
1.该组同学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蚕的选取:
A.使用已经孵化的家蚕进行实验
B.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刚孵化的蚕进行实验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3.实验用蚕的数量:
A.每组三只 B.每组十只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_方案,原因。
4.树叶的选择
A.选用桑树叶和杨树叶 B.只用桑树叶就可以
你的建议是选择_______方案,原因。
请你根据下列学生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同一种树的树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中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潮湿。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环境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环境下。请你分析:
(1)这个方案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
(2)试验过程中为什么要滴加蒸馏水让树叶保持湿润?
(3)如果甲、乙两组所用的树叶种类不同,行不行?为什么?
。
(1)实验“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中,将装有新鲜菠菜的A袋和不放任何材料的B袋放到黑暗处的原因是;在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放入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菠菜的目的是形成。
(3)实验“探究种子呼吸过程中释放能量”中,将保温瓶倒置的目的是。
实验探究: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下表,请回答: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度 |
23度 |
23度 |
23度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含水) |
干燥 |
潮湿(含水) |
干燥 |
种子萌发数量 |
23 |
0 |
24 |
0 |
(1)根据杨明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和光照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实验甲组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请说明理由:。
(4)实验设计中,实验甲组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5)甲实验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