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昆虫在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度为________,湿度为________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最多。在偏离最适条件时,昆虫种群数量会________。
(2)经调查,若第一年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条件下,每年增长率保持不变,且λ=1.3,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________。若在自然环境中,此昆虫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三组带芽在枝条甲、乙、丙;
②将甲、乙、丙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列所示的溶液中:
枝条 |
甲 |
乙 |
丙 |
溶液 |
5×10-5g/mL的IBA溶液 |
5×10-1g/mL的IBA溶液 |
清水 |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枝条的生根情况,结果根的生长状况如下坐标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他们的课题是。
(2)实验的结果是:
①枝条生大量根,其原因是。
②枝条不生根,其原因是。
③枝条生有少量根,其原因是。
(3)上述实验表明IBA的作用表现出性。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尔·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3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0—500nm的裂缝,并且这两个神经细胞通过“突触”连结。右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的传递只在某些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参与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再与融合,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耗的物质是。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细胞器)。
(3)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到的特点是。
(4)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2分)
右图是血糖升高后,体内发生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范围是_______mg/dL。
(2)在1、2、3、4中由神经起调节作用的是_______,下丘脑通过胰岛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
(3)胰岛素分泌增加时,胰高血糖素分泌;相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会使胰岛素分泌,从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4)糖尿病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原因是。(2分)
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种群处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个体的增长曲线是______,用达尔文进化的观点分析,这是由于生物具有________特性;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制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病。
(2)III—11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若III—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4)II—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III—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III一11和III一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