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发现,中国古代史上的谏官制度有这样一个变化,由原来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转变为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从根本上说明

A.宰相受谏官的制约 B.谏官地位高于宰相
C.君主专制程度加深 D.宰相地位逐渐下降

《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纵观中国历史,央地关系始终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大命题。历代统治者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试图找到一种更为合适的央地格局。以下属于汉武帝处理央地关系的是

A.推恩令 B.设置节度使
C.郡国并行制 D.平定七国之乱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各级官员的监察考核力度,“纪检委”让各路违法官员闻风丧胆。 我国最早的“纪检委”,应该始自秦代,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就设立了“纪检委”,这个机构一直延续两千多年。以下“纪检委”始于汉代的是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六科给事中 D.都察院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