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
“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 B.梭伦执政时期 |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
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便,皆须执论。比来唯觉阿旨顺情,唯唯相尚,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
C.替皇帝草拟政令 |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 |
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资料乙:“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丙甲乙丁 | D.乙丁丙甲 |
下图为西周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世代为官 | B.血缘维系 |
C.贵族分封 | D.中央集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