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战国时期,推动秦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因素有(   )
①推广牛耕      ②修建都江堰      ③开凿灵渠       ④商鞅变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1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反映出当今世界

A.“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了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请问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据下列图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