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表》中可以得出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有
| 时间 |
大事记 |
| 1928年 |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
| 1930年4月 |
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军阀混战 |
| 1930-1931年 |
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
| 1933-1934年 |
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围剿” |
| 1945年 |
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
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
②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③官僚资本挤压
④外国的侵略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④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记者哈里森在他《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下列能说明长征与这段历史联系的是
①长征精神对中国人民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②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转移
④长征撒下了革命火种,成为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
|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表明列宁认为
| A.只有暴力革命一条道路 | B.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
| C.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已经结束 | D.应当决定近期举行武装起义 |
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技术工人的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留下的经验主要有
①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②人民民主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