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你和你的化学小组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
【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
【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
无气体产生
滤渣乙可能是___________
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_____
无蓝色沉淀
滤渣乙一定是___________

【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题共9分)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 H2O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证明有CO2和H2O生成,应选择下图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理由是

(2)探究黑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该黑色粉末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
小明同学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上述猜想一定不正确(填序号);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
a.碳粉与氧化铜均为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c.碳粉既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盐酸中。
【实验验证】
请你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②正确

(3)铜绿[Cu2 (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碳及许多含碳化合物不充分燃烧都要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它会使人中毒,通常采用燃烧法处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某同学对一氧化碳与一定量的氧气反应后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气体的组成可能是:①CO和CO2;②只有CO2;③
【实验探究】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②装置A中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中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验证,猜想③成立。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丙同学:
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
(2)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_______(填“>”、“=”或“<”)7
猜想一不成立

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
(填“成立”或“不成立”)

(一)小明和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配制石灰水时,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小明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小亮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亮同学的理由。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乙的猜想不正确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

你的猜想正确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
(二)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
。(填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Na2SO4
猜想③:Na2CO3
猜想④: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可能成立;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成立。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有:①氯化钠;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
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2)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3)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活动三】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4)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