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肯尼迪在谈到国家的发展时说过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不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
| A. | 1799--1814 年的法国 |
| B. | 1933--1945 年的德国 |
| C. | 1936--1945 年的日本 |
| D. | 1941--1945 年的苏联 |
“冷战”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下图报道“早稻亩产15000斤”,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 B.三大改造期间 |
| C.“大跃进”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从1953年起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实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漫画《消费不起》侵害了消费者的
| A.安全权 | B.知情权 |
| C.自主选择权 | D.依法求偿权 |
2013年9月,国务院法制法网上征求有关教育法规修改意见稿,提议将教师节时间改为每年的9月28日,其中理由之一,这一天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始祖孔子诞辰纪念日。然而40多年前的中国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扫荡了孔子及其后裔安息的孔林。据此回答1-2题:
1、根据所学知识推测红卫兵砸毁曲阜孔子故居的事件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材料中红卫兵的行为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催残 B.民主遭践踏
C.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D.法治遭到严重破环